实验教学与仪器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9387

实验教学研究

  • 挖掘科技馆“秘籍” 助力高中物理课堂——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

    马熳倩;周少娜;

    将科技馆资源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变抽象的物理知识为直观清晰的物理现象,还能落实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目标。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物理知识,并举例分析如何在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课堂教学中融入场馆内的实验资源,进而探讨并指出科技馆实验资源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向。

    2025年05期 v.42;No.44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注重联系真实情境 突出影响因素分析——2023年浙江省物理选考卷第16-I(2)实验题评析

    陈显盈;王孝厂;柳冠凡;

    2023年浙江省物理选考卷第16-I(2)实验题探究两根不同弹簧串接时弹力与伸长量关系,考查学生对弹簧形变及能量变化问题的理解程度。该题在设计方面注重联系真实情境,重点考查学生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力,需要学生从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等角度探讨关键解题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备考价值,凸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

    2025年05期 v.42;No.44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新课标导向下实验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磁体与磁场”为例

    李涤非;陈刚;

    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实验教学育人导向要求,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磁体与磁场”教学为例,提出实施实验教学的4个关键环节:开展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分析;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搭建具有思维梯度的教学流程;进行检测思维能力的教学评价。从教学效果看,新举措对新课标导向下的实验教学具有借鉴价值。

    2025年05期 v.42;No.445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及时纠正不妥认知 助力物理观念形成——以“额外功、有用功、总功”为例

    余荣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机械效率”一节的额外功、有用功和总功3个物理概念的认知常常有不妥之处,直接影响到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基于实际例证详细分析3个概念涉及的不妥认知并加以评析,有助于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出富含启发性、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帮助学生提炼与升华概念及规律,从而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命题的严谨性提供新视角,最终助力学生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双进阶。

    2025年05期 v.42;No.44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汪水根;董金鹏;王雪松;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已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以2023年望江县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法与行动研究法,从“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课堂情境的创设与整合”“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教学技能的修炼与提升”4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在教学目标层面,应遵循可行可评估的原则,采用ABCD目标陈述法;在情境创设方面,须构建真实、连贯的问题情境链,促进知识迁移;在实验教学方面,通过器材改良、数字化实验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技能方面,应不断提升“一话两字三运用”(普通话表达,钢笔字与粉笔字书写,课标、教材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加持能力。研究成果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025年05期 v.42;No.44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初中化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洪兹田;陈女婷;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存在“重劳动结果,轻劳动过程”“重技能应用,轻价值挖掘”“重课内活动,轻课外实践”等现实困境。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感受化学史料中的“劳动楷模”、重视化学实验中的“手脑并用”、体验生产生活中的“学以致用”等方面有机融合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念,增强其劳动实践能力,提升其劳动认知水平。

    2025年05期 v.42;No.44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以CiteSpace软件的运用为例

    刘婧;周晓红;胡昭端;刘光娅;李超;彭锐;

    以2013年1月至2023年2月中国知网中收录的646篇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分析,建立起发文量、作者合作关系及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显示:该领域近10年来的发文量具有波动性;初步形成合作关系较为密切的研究团队,但整体合作较为零散;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验课程、创新能力、教学质量、虚拟仿真、改革等为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分析、时间线分析及突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与虚拟仿真、翻转课堂、慕课等先进技术与优质资源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并基于此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已成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

    2025年05期 v.42;No.44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 基于新课标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活动化课程设计为例

    姜德娟;

    作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活动化教学理念与实验教学相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初中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实验操作技能。在具体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2025年05期 v.42;No.44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基于新课标的中美初中科学教材比较

    颜士才;

    基于关键能力的认知能力视角,以“代谢与平衡”内容为例,对我国浙教版科学教材的生物学内容与美国初中主流科学教材《科学探索者:人体生理卫生》进行对比研究,即从知识体系设置、内容呈现顺序、栏目设置、插图设置和习题设计5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美国版初中科学教材相对完善且可阅读性强,占有明显优势;而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则存在一定的不足——知识体系构建上存在较多知识点的分立,内容呈现方式上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栏目设置上亟待拓展与补充,插图设置上有必要适当增加数量,习题设置上应增加题目类型以体现层次性等。

    2025年05期 v.42;No.445 33-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基于跨学科整合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

    朱建木;

    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局限于单一学科,忽视了不同学科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以浙教版科学教材“物质的密度”一课为例,探讨初中实验教学跨学科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据此,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借鉴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发现跨学科整合在拓展学生视野、强化实验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为提升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2025年05期 v.42;No.445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实验教学案例

  • 基于深度学习的科学探究设计——以“自感”实验为例

    丁汉强;张刚;

    在深度学习理论下,以“自感”实验为例,从科学探究的4个层次:“感知体验,发现问题;理论分析,提出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质疑;推理分析,提炼核心”,构建深度学习下的实验教学设计策略,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2025年05期 v.42;No.44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与化学跨学科融合探索

    柴邵霞;江立新;袁彬;

    以探究自热火锅的发热过程为例,围绕自热火锅发热包与水的化学反应,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视角聚焦相关问题,通过精心规划与设计跨学科实验方案,探究自热火锅的发热原理,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与化学跨学科融合的理论基础、实施路径及其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42;No.44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 基于科学探究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以“元素周期律”教学为例

    陈贵新;王永勇;

    以“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为例,通过任务设置、问题驱动,开展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究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从而建构元素周期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帮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形成学科观念和结构化知识。

    2025年05期 v.42;No.44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大概念统摄下的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以“我为垃圾处理献计献策”为例

    赵洋洋;定雅雪;杨东升;张志锐;卢天宇;

    选取“我为垃圾处理献计献策”为真实情境,基于“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系统与模型”大概念,围绕活动线索“垃圾分类之痛、垃圾分类之法、垃圾处理之工、垃圾分类之行、垃圾处理公约”设计了4课时6任务的单元项目式教学,呈现了初中化学“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跨学科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

    2025年05期 v.42;No.445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 基于素养发展的微项目教学实践——以“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为例

    王灵柱;秦经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复习课立足教材,从跨教材单元和章节的相关内容中提取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提炼出“大概念”,以化学观念统领整个单元的复习,使碎片化的表层知识点变得情境化、系统化、结构化、素养化。通过设置“分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建构认识物质的模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3个项目任务,达成从初识模型到建构模型再到应用模型的思维进阶要求,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促进创新思维、模型认知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深度学习。

    2025年05期 v.42;No.445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 4种层级水平实验探究教学案例比较分析——以“钠与水反应产物的探究”为例

    杨赞;汤伟;

    以“探究钠与水反应产物”教学为例,通过对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达到实证性探究、结构性探究、指导性探究、开放性探究4个层级的实验探究层级水平,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进阶,体现深度学习,实现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2025年05期 v.42;No.44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CDIO模式融入跨学科实践活动——以“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为例

    阎文丽;李朝辉;沈英;高汉钰;

    一线教师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由于对基于融合的跨学科学习方式理解不足,在融合工程教育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完整融入方式,为解决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创新思路。以“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为例进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促进新课标、新教材从“文本”到“行动”的落地提供助力。

    2025年05期 v.42;No.445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实验教学设计——以“饮食与营养”一课为例

    陆晓金;

    在新课标教学过程重实践的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需要更新改变,才能适应学生不断发展的需求。以“饮食与营养”一课为例,通过“初识营养物质”“再识营养物质”“深识营养物质”3大环节的构建,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有效突破了重难点,并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发展了科学思维,继而逐步加深了学生对营养物质的认识。

    2025年05期 v.42;No.445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资讯平台

  • 山东省举办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交流暨技术装备标准宣贯培训活动

    陈朝晖;李淑芬;王志成;

    <正>本刊讯2025年4月10日至11日,山东省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交流暨技术装备标准宣贯培训活动在青岛举办。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魏光祥,青岛市教育局总督学李晓元,青岛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李明钢,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标准处处长郭晓萍,山东省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长、

    2025年05期 v.42;No.44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湖南省启动2025年“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开展送教阅读交流”活动

    陈朝晖;蒋朝;王志成;

    <正>本刊讯2025年4月15日,2025年湖南省好书为伴——“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送教阅读交流”活动在郴州市安仁县启动。湖南省教育生产装备处主任张万敏、株洲市天元区凿石小学党总支书记汤彩霞,安仁县教育局副局长段和文、安仁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锦文、安平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袁华云等参加活动。

    2025年05期 v.42;No.44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实验改进与创新

  • 液体内部压强实验装置的改进及公式推导

    陈达成;

    对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装置和方法进行改进。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初步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从而定性认识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利用改进后的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定量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2025年05期 v.42;No.44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的改进

    黄南平;

    为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而不是与重力有关,在现有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自制教具,将重力与压力分开,转变测量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为测量垂直方向的摩擦力,既能够验证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又能够验证滑动摩擦力与重力无关,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5年05期 v.42;No.44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探究二力合成规律实验的改进

    高立艳;孙家干;

    针对教材中探究二力合成规律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用两台高精度袖珍台秤互成一定角度,在夹角放入重物,分别读取支持力,矢量平移作出平行四边形,换算出对角线对应力的大小,与重物水平支持力比较,推导出二力合成的规律。

    2025年05期 v.42;No.44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多角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一体化装置

    陈建;姚惠琳;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存在无明显现象的问题,现有实验改进大多是从一到两个角度证明反应发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设计创新实验,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消失、手机热成像技术表征能量变化以及新物质碳酸钠的生成3个角度验证反应的发生,可凸显反应的可视化特征,既便于建构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思维模型,又能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意识。

    2025年05期 v.42;No.445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 “铁树开花”分子运动实验的再改进

    黎钧泳;

    人教版教材中分子运动实验的药品用量较大,氨气会逸散,实验时间长,效果不明显,不便于学生观察。为此,进行以下改进:选择塑料花枝叶作为实验素材,防止腐蚀;在塑料瓶中进行实验,防止污染;用注射器添加药品,可减少用量;借助生石灰与水反应,升高温度;用盐酸中和浓氨水进行尾气处理。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于推广。

    2025年05期 v.42;No.44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 巧用铅笔芯改进“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蔡芳崎;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木炭还原氧化铜演示实验存在成功率低、耗时长、现象不明显等问题。为解决问题,巧用铅笔芯代替木炭还原氧化铜,并采用直角导管作为反应容器进行实验,可增强实验的操作性、缩短实验时间和提高成功率。

    2025年05期 v.42;No.44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利用注射器设计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实验

    陈海涛;

    教材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实验存在产生气体较少、持续燃烧时间太短等问题。另外,较少的气体中还混有水蒸气。利用注射器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操作非常方便,因此在综合分析文献中基于注射器的实验改进优缺点基础上,创新设计了基于注射器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实验,具有气体产生多、操作方便和安全可靠的优点。

    2025年05期 v.42;No.445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基于手持技术的化学数字化实验探究——H2SO4与Ba(OH)2离子反应的微观变化

    黎学东;李星星;

    运用多信道传感器技术,将H_2SO_4与Ba(OH)_2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pH及溶液中CO_2含量进行数字化表征,并相互验证,深入探究并分析其原理,既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过程、本质和特点,又能综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2025年05期 v.42;No.445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对5个中学化学实验问题的实证探索与思考

    王丽;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氢硫酸的配制和保存,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成分,CO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黑色颗粒物”5个实验问题进行了实证探索和思考,既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开阔知识眼界,又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5年05期 v.42;No.445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两种改进装置

    赵延军;

    按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方法进行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实验时发现,浓氨水和浓盐酸在空气中的挥发性特别强,存在不环保、迅速挥发后现象不明显等缺点。基于自制教具理念,设计并自制两种氨气与氯化氢反应改进装置,实验时能实现密闭、绿色、微型及反应快速,现象明显,既便于学习氨气与酸的反应原理,还能借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

    2025年05期 v.42;No.445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利用“液体开关”原理改进铜与稀硝酸反应

    程波;马双;

    铜与稀硝酸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之一,考虑到NO与空气中O_2极易反应,若实验装置中含有较多空气(O_2),则不易观察到NO的生成,演示效果较差。现行鲁科版、人教版教材中都安排有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并提供相应的实验装置图,但均未考虑装置的无氧环境,必然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等问题。为解决问题,利用“液体开关”原理对实验进行改进,在确保装置封闭无氧的同时,能随时关停反应,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操作方便,效果较好。

    2025年05期 v.42;No.445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廉江橙新型保鲜膜的设计与制作

    王赞博;黄海霞;

    选用食品级材料探寻可食用、可降解的保鲜膜制作方法,根据不同需求制作不同类型的保鲜膜。采取液体保鲜膜(以沾蘸法快速覆膜,可满足完整的廉江橙保鲜)、固体片状保鲜膜(切开的廉江橙,采取覆盖式保鲜)两种方案探究无膜、普通塑料保鲜膜、可食用可降解保鲜膜保鲜处理后廉江橙保水率及微生物繁殖情况,据此提出该保鲜膜需要改进之处。

    2025年05期 v.42;No.445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自制教具

  • 自制直测式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

    周容锐;

    通过对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中存在的记录数据太多、精度不足等4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源头,并借助数字化实验系统iLab V12自制阿基米德原理演示教具——直测式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对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2025年05期 v.42;No.44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 利用弹簧振子的运动特征演示超重与失重现象

    杨达;

    利用弹簧振子的运动特征,对演示超重与失重现象的实验进行创新设计。此设计在实验方法上利用座式弹簧秤称量弹簧振子运动的视重变化,利用遥控器控制内系统运动,启动弹簧振子排除了外力干扰,利用杠杆原理将视重变化放大转移到弹簧振子运动的相应位置,优化了观察方法,并利用弹簧振子的动力在该装置上设计了物体做上下匀速运动的装置,能明显地观察到物体运动与视重变化的关系。

    2025年05期 v.42;No.445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基于传感器和Python编程自制安培力定量探究仪

    唐雪松;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安培力大小计算公式的得出是个难点,该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历年来的高中物理教材所选用的安培力演示仪仅是半定量的,无法探究安培力大小与磁感应强度的定量关系。此外,利用教材所选用的安培力演示仪开展实验操作烦琐,不仅课堂演示不方便,安培力大小的数据读取也不直观,容易造成一定的误差。自制安培力定量探究仪,通过使用电子秤、线性霍尔元件、多匝导线框等零部件,以及利用Python编程辅助数据处理,实现了安培力的定量探究。

    2025年05期 v.42;No.445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 基于3D打印的纵波横波演示仪

    于淼;

    借助3D打印技术自制纵波横波演示仪,并利用演示仪分别研究纵波和横波的形成原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纵波和横波都是波源先振动,再带动质点由近及远振动,质点不随波迁移,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两种波的区别在于纵波的波源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而横波的波源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同时发现:在弹簧总长不变时,转速不同时形成的纵波(或横波)的密部(或波峰、波谷)不同。

    2025年05期 v.42;No.445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密封技术在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中的运用

    李弘;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尤其是在自制教具中,密封一直是困扰实验教学实践的一个难题,密封性能是否良好,往往对实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对初中物理实验中可能运用到的密封技术进行分类,分析其应用场景,同时通过在自制教具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案例,详细阐述密封技术的运用。

    2025年05期 v.42;No.445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创新制作“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演示仪

    庞婉婷;胡位荣;

    利用透明收纳盒、PVC板和黑白塑料圆珠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演示仪进行了创新设计和改进。演示仪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科学性强。通过统计各小组和全班的实验结果,利用Excel表格处理、分析数据,并简单介绍利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及严谨性。改进后的演示仪还可以用来模拟测交实验、自由组合现象以及两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实验的有效性。

    2025年05期 v.42;No.445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小学科学教研

  • 科学论证助力科学思维发展的挑战与策略

    盖玲;王兴林;

    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中,科学论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前,许多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小学生在提出假设、搜集证据、推理和反馈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这一现象导致小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相对薄弱,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营造论证学习氛围,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同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持续提升论证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他们的论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5年05期 v.42;No.445 108-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李洁楠;

    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是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是助力综合学习与学科融合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耦合,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探索落实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基础和路径,助力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凸显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要求。

    2025年05期 v.42;No.445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 跨学科融合理念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以“种大蒜”教学设计为例

    孙雨;李玉峰;

    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在于训练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思考问题,并以较全面的观点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以小学科学“种大蒜”这一课为例,对教材、学情进行分析,从跨学科教学的视角出发对本课进行再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跨学科融合理念,借助跨学科学习推动科学知识点的整合,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整体性认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同时对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进行总结与反思。

    2025年05期 v.42;No.445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 在技术与工程课中搭建“高阶思维”之梯

    项珍;

    在技术与工程课中,要重视工程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常态科学教学中重视高阶思维的培养,结合技术与工程课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设计思维和迭代思维,从而达成技术与工程课学习的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2025年05期 v.42;No.445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探究实践素养导向下项目化学习的价值重构与实践策略

    章丽红;

    探究实践是小学科学核心素养之一,项目化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将两者有机整合,可从教学设计层面进行系统架构,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深度协作、交流表达、模型建构、成果展评等策略,有机融合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科育人的最大价值。

    2025年05期 v.42;No.44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信息技术与应用

  • 数字化时代中学生信息科技素养培养的教学对策

    张华志;

    在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教学中,探索培养中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教学对策: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充分把握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注重信息科技逻辑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科技学习习惯。

    2025年05期 v.42;No.445 125-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以“感应门项目”为例

    刘欢欣;

    探讨了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思路、步骤、效果和反馈机制等。为了让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创设项目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感应门项目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基于Micro:bit开放平台,编写程序,测试运行,利用问卷星平台实时反馈学生对项目式学习应用于课堂的态度。

    2025年05期 v.42;No.445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基于设计思维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以“智能台灯”为例

    喻帅英;

    人工智能课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将设计思维的方法论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活动相结合,以共情、定义、构想、原型、测试为主线,以教师活动、设计思维、教学环节、学生活动为框架,提出基于设计思维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智能台灯”项目案例,阐述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结果表明该模式的运用使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加丰满,让教师能聚焦于学习者的困惑和需求,让学习者创作的作品更能立足于实际,更富于人性色彩。

    2025年05期 v.42;No.445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 “减负不减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创新路径

    汤兵;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关键时期。当前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内容繁多、难以消化,给学生造成了过重的学业负担。在分析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既减轻学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路径——结合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设计更加灵活的学习方案,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又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科技应用能力。

    2025年05期 v.42;No.445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基于Phyphox辅助测量声速演示实验的探究

    谭旭艳;方振兴;吕兵;

    回声测距不仅可以测距离,还可以验证空气中的声速确实是340 m/s,完成该实验只需一根尺寸合适的PVC管、一部安装Phyphox软件的智能手机即可实时测出声速的大小。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粗细、长度的PVC管子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准度,经过实验选出尺寸理想的PVC管:直径10 cm左右、长度50 cm左右的PVC管进行实验测量时的效果最佳。

    2025年05期 v.42;No.445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 基于微课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物理实验教学探究——以“电路的连接方式”为例

    陈史烁;

    深入探讨了微课与虚拟仿真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合策略及其潜在价值,分析了两者各自的应用优势与局限,探究了微课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的设计与应用策略,包括利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和虚拟仿真实验发散学生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微课导入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

    2025年05期 v.42;No.445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信息技术在生物学微观过程可视化中的应用——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为例

    何坤凤;赵英杰;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并使用教学资源是当代教师必备技能之一,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这样的微观动态的生命活动,课堂中不能通过实验将其再现,利用信息技术,制作高度还原的交互式动画,将微观动态的生命活动可视化,让学生通过观看和实操,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生物学学科素养。

    2025年05期 v.42;No.445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教育装备论坛

  • 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

    陈珍坤;黄传华;施远亭;朱艳湘;

    劳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劳动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以长沙市区域中有小学劳动教育特色的学校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设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4个维度,探讨了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

    2025年05期 v.42;No.445 145-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智慧管理平台探析——以衡水市为例

    张晓蒙;夏文宝;高向英;

    为提升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组考效率、实现考试过程性监督,引入衡水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实验操作考试平台并对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进行全市统一管理。基于衡水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实验操作考试分为市县校三级管理,其中市级管理员、县级管理员和校级管理员担任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和责任。在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每项工作责任到人,不仅能够确保考生的信息安全及成绩安全,而且能确保考试过程的公平性。

    2025年05期 v.42;No.445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照明改造问题的探析

    王玲;

    为贯彻国家防控青少年近视政策,各地普遍开展了教室照明改造工作。在改造过程中,中小学理科实验室一般都是参照普通教室标准加以改造,但实验室条件和功能与普通教室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改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结合实验室建设标准和功能的特点,在分析照明改造过程中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较为完备的设计方案,希望能给准备实验室照明改造的学校和教育装备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5期 v.42;No.445 151-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意义和策略

    王文华;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是基于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作出的科学选择。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从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意义、实施的关键、应用策略3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025年05期 v.42;No.445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河北省黄骅市第五中学 担当铸就辉煌 创新引领未来

    <正>河北省黄骅市第五中学,承载着时代使命与教育梦想,自2016年建校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承“勇于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健康体魄、勤学品质、创新精神、坚强意志的新时代中学生”为育人目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党建引领,担当铸魂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25年05期 v.42;No.44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 实验教学与仪器

    <正>《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月刊)创刊于1984年9月,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湖南省教育生产装备处、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河北省教育技术中心、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安徽省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学校国有资产与教育装备中心、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为本刊支持单位。经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专家严格审定,本刊通过第一批学术期刊认定。

    2025年05期 v.42;No.445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 下载本期数据